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4篇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 审查调查谈话常用的四种方法策略 换位思考法谈话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心理对立到心理相容的过程,从心理相异到心理趋同的过程。要想被谈话人听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
调查谈话常用的四种方法策略换位思考法 谈话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心理对立到心理相容的过程,从心理相异到心理趋同的过程。要想被谈话人听得进去,配合组织开展调查,搞对立是不行的。
首先换个角度、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处境和立场上思考问题,然后再与他进行对话。让被谈话人清楚组织是为他好,并没有彻底否定他的过去,还关心着他的现在与将来。过去的成绩当然可以适当予以肯定,现在的表现也要视情加以鼓励,对于将来的出路,我们也必须予以指明,以让被谈话人作出正确的选择。
对此,我们要引导,要帮助其选择配合调查而不是对抗调查的路。当然对其错误,也必须毫不含糊地指出,并依规依纪依法予以释明。但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要掌握在被谈话人此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把握好一个度,循序渐进,从而促使其从对立逐步走向配合。
心理引导法 谈话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战的过程。看谁具有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更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加善于捕捉和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
如,同情心人人都有,但其强弱程度却又有很大不同,如果谈话人的同情心得不到理性抑制,有时就可能被利用。如在某案中,先由两名新同志去和审查调查对象李某谈话,但笔录做出来以后,大家一看就感觉李某在编瞎话。这两位谈话人却说:“李某的态度诚恳,交代是可以采信的。”后来由两位老同志谈,几个回合后,李某就败下阵来。
反过来,如果我们抓住了被谈话人拒供、假供、试供的心理原因,可以顺水推舟,明确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想的是什么。对其假话、托词及时予以揭露,并适当给以台阶,告诉他人到了这个地步,为自己打算是正常的,但必须分清是非曲直,不能知错不改、错上加错,在违纪违法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总之,心理引导的目的,是要有利于被谈话人向善、向好,而不是向恶、向坏,不能让其走入心理绝望的境地。对于谈话人来说,只要谈话本身不走入僵局,被谈话人愿意听我们说话,我们就要有耐心、有信心,充分信任并给予机会,通过心理引导深入细致地做好被谈话人思想政治工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谓水到渠成、铁杵成针,所谓不怕慢、就怕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矛盾追踪法 矛盾追踪法是指利用被谈话人在谈话中暴露出的矛盾,结合所掌握的证据材料,在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追踪、揭示和突破矛盾的一种谈话技巧与方法。
相关矛盾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被谈话人情绪上的矛盾,如平时能言善辩,现在却沉默寡言;二是被谈话人判断上的矛盾,如其对形势、政策的理解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三是语言上的矛盾,如前言不搭后语;四是事实上的矛盾,尤其在一些细节上,谎言之下难以自圆其说;五是逻辑上的矛盾,歪理邪说前后不通;六是与其他涉案人员陈述之间的矛盾等。
利用矛盾,可以动摇和瓦解被谈话人的抵触心理和顽固态度,使其认清形势,如实讲清自己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矛盾,首先要抓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谈话人必须认真分析相关口供及证据材料,找出并核实足以击中被谈话人要害的矛盾点。然后,利用这些矛盾点追踪、揭示被谈话人的问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突破其心理防线。
迂回包抄法 就是先不急于切入谈话主题,而是先从一些生活琐事入手,如是否有需要向亲属交待的事宜、接受谈话前是否办妥所在单位的交接事项等。在被谈话人逐渐放松戒备心理、能够正常对话后,再渐进问清其简历等基本情况,然后趁势递进,切入谈话主题,使其意识到既然已经回答了前面的提问,如再回避主要问题,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从而只好作出回答选择。也即在谈话中有意识地绕过主要问题,从侧翼追踪提问。这样可以让被谈话人精神不致过于紧张,无意中谈出对案件有价值的情况,或者暴露一些可供利用的矛盾点或者破绽,为最后追问主要问题创造条件。
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避免暴露谈话意图,又要使被谈话人的回答不离开中心。发问要具体、逻辑性要强,使被谈话人没有太多思考的余地。当把与主要问题有关联的一些具体问题逐个问清楚之后,再选择适当时机,集中力量追问主要问题,使其陷入无法回避、推脱不了的局面,只好老实交代问题。
当然,一些同志在办案中还总结了许多可学可用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要特别
加以说明的是,任何经验做法都不是死板的教条,他人的经验做法,只是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指出了一条路径,我们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是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现成的、具体的经验做法。审查调查实践永远是千姿百态的,谈话对象是形形色色的,对谈话工作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为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做好审查调查谈话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审查调查谈话(本文作广义解释,包括狭义上的审查调查谈话及讯问、询问等)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重要手段。做好审查调查谈话工作,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获取关键证据、指导办案方向、提升办案效果。审查调查谈话是谈话人员与谈话对象面对面的交流和交锋,是对谈话人员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知识储备、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能力的考验。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审查调查谈话工作成为纪检监察同仁日常交流研讨的重点话题。对于其中共性问题的思考和一般规律的把握,有益于从根本上提高审查调查谈话工作质效。下面,笔者结合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从谈话人员的角度谈些体会和认识。
做好准备工作,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谈话人员,特别是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有时候不知道谈话该从何谈起,不清楚用语是否规范,担心说错话导致谈话失败,这实际上是谈话的规范化和针对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适当学习,从公开出版的审查调查谈话类专著入手,了解谈话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通常的谈话节奏和规范的表达方式,培养场景把握和逻辑表达能力,并通过自行预设谈话对象的不同反应和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里的“适当”是指要防止盲目学习、机械套用书本上的内容。二是要形成自己的谈话风格,要在实践中做有心人,多旁听、多总结、多积累,对于成功突破的案件,要推演复盘、总结经验;对于久攻不克的案件,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通过对类似案件进行概括总结,有针对性地准备应对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谈话方式。三是要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工作,谈话人员要尽量参与初核工作,谈话前全面熟悉案情,了解谈话对象的背景信息和涉案材料,详细分析案件线索反映内容和取证情况,明确工作重点、方法和步骤,根据谈话取证方
向制定谈话提纲和预案,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避免在谈话中陷入被动、偏离主题。
做实思想工作,有情感有温度 实践中,有的同志因取证时限、办案压力等原因,往往注重“拿口供”,忽略“谈思想”,谈话工作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缺乏应有的情节铺垫和政治教育,谈话内容生硬冰冷,容易使谈话对象产生抵触情绪,达不到谈话预期效果。无论是哪种谈话,都要善于做谈话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用有情感有温度的语言,促使谈话对象思想转化到位。一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用心用力,把教育挽救作为审查调查谈话工作的重要目标,从组织培养、家庭责任、前途命运等角度,激发其亲情感、荣誉感、愧疚感,唤起谈话对象的初心,鼓励谈话对象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促进思想转变。二是要因人施策,结合谈话对象不同特点,在全面详细了解谈话对象的基础上,从其家庭情况、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方面选择话题开展针对性谈话,增进了解,拉近距离,对于谈话对象的一些合理诉求,能够回应的尽量及时回应,体现组织的关怀,在短时间内建立信任。三是要保持耐心,急躁是谈话工作的大忌,即使谈话对象一时转不过弯来,也要耐心启发引导,避免言语过激,倾听对谈话对象的解释或辩解,不随意打断,这一方面体现了对谈话对象的尊重,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综合判断案件事实和全面了解对方性格特点。四是注重以案明纪释法,要注意收集更接近谈话对象个人特点或者与谈话对象所涉案情相似的案例,用事实增强审查调查谈话的说服力,举重以明轻或举轻以明重,既给压力又给出路,消除谈话对象的不理解和对立情绪,促使其主动交代问题。
始终掌握主动,适时调整策略 有的谈话对象对抗审查意识很强,自认为已经“安排”妥当、备好说辞,因此在面对谈话时,要么谎话连篇“自证清白”,要么谨慎戒备装糊涂,要么避重就轻只讲轻微违纪问题,要么千方百计试探虚实,甚至狡辩、嚣张,这些情况有的单独出现,有的相互交织不断变化,给办案工作带来阻碍。我们讲审查调查谈话要有温度,是指在思想政治上用心用力,但不是一味“好言相劝”,对于不理解、不配合的谈话对象,谈话人员要调整谈话策略,增强谈话力度,对谈话对象进行严肃的教育,批驳其歪理,表明审查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明确告知这种
不知悔改、对抗组织的行为是对党不忠诚的表现,必将受到严惩,让谈话对象知敬畏、存戒惧。同时,谈话中要善于运用证据材料,根据谈话情况把握出示证据的节奏,既要层层推进用证据击中要害,又要把证据与政策结合在一起,使其认识到越不交代就越被动,从而在内心产生巨大压力。总之,对于谈话对象的无理狡辩甚至荒唐言论,应当及时回击,当头棒喝,打消其对抗心理。
培养学习意识,增强储备提高能力 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面对的谈话对象来自不同行业,需要处理的问题既复杂又具体,这就要求审查调查谈话人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熟练的业务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有的审查调查谈话持续时间长,如果没有知识储备,没有共同语言或行业语言,有些话翻来覆去地讲,很容易形成“车轱辘话”,失去教育感化对方的意义,有时候甚至出现“默默对坐、相视无言”的尴尬场面。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注重学习积累,通过夯实理论基础、博览社科知识、深知熟记党纪法规、及时了解社会时事,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有发现谈话素材的眼睛,特别是在办案过程中,要学会就地取材,注重从身边人、身边事发掘话题和素材,做到既不偏离谈话主题,又使谈话内容常谈常新。
审查调查实践告诉我们,谈话有规律,谈话无定法。审查调查谈话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实践中值得研讨总结的内容还有很多,以上研讨的只是部分常见典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审查调查谈话工作面对的是各具特点的谈话对象,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案件事实,人不同、事不同,方法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审查调查谈话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法,但背后的规律值得研究并遵循。纪检监察干部是执纪执法者,更是政治工作者,要克服纯办案思维惯性,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政策策略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思考、总结、实践,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审查调查谈话工作,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篇二: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
案谋略与谈话技巧2一、概 述 1. 办案谋略的概念 2. 办案谋略的特点 3. 办案谋略的实质 4. 谋略在办案中的地位 5. 办案谋略的作用 6. 谋略的运用原则 7. 办案谋略的种类和运用
3一、概 述 1 、 办案谋略的概念 从横向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纵向看,又可分为战略性、战役性、战术性谋略三个层次(也称为宏观、中观、微观谋略)
4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办案谋略是狭义的、微观的谋略概念: 主要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党纪政纪个案中,特别是在调查询问谈话中, 为了发现、查清并证实被调查对象违反党纪政纪的错误事实,而通过思维活动筹划出的 以智取胜、以巧制胜的计谋和策略。
52 、 办案谋略的特点 智能性:
谋略的取胜之道在于以智取胜 诡诈性:
诡诈是一切谋略的理论基础,是谋略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 奇特性:
谋略只有在不被对方识破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故必须具有奇特性。 隐秘性:
包括隐蔽和保密两个方面
63 、 办案谋略的实质 谋略具有智能性的特点,其取胜之道是以智取胜。但是,我们办案筹划谋略决不是为智而智,为谋而谋,而是为了以巧取胜,也就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力物力、最小的成本,速战速决取得破案、结案的胜利。 因此, 以巧取胜, 是办案谋略的实质,也是办案谋略的根本指导原则。
74 、 谋略在办案中的地位 谋略是 查办案件的关键 谋略是 调查决策的核心 谋略是 调查措施的灵魂
85、 、 办案谋略的作用 促使对方认错 获取确凿证据 赢得谈话主动 提高办案效率
96、 、 谋略的运用原则 客观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应变性原则 优选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107 、 办案谋略的种类和运用 调动类谋略 利用类谋略 诱惑类谋略 攻心类谋略
117 、 办案谋略的种类和运用 ① ① 调动类谋略: 调虎离山 引蛇出洞( 诱饵钓鱼) 引鸟归巢( 赶鸟归巢) 打草惊蛇
12② 利用类谋略:
: 舍强用弱、避实击虚 以迂为直、曲直相生 利用矛盾、分化瓦解 顺水推舟、将计就计
13③ 诱惑类谋略 : 声东击西、以案隐案 内紧外松、明撤暗攻 虚张声势、以虚击实 欲擒故纵、放线钓鱼
14④ 攻心类谋略 : 敲山震虎 先声夺人 刚柔相济 虚实结合
15二、 调查询问谈话中“ 攻心为上” 的谋略 1 、概 概 念:攻心谋略 就是根据人的思想的可变性,运用心理学原理,以适度的心理刺激, 促使被调查人改变心理定势,瓦解对抗心理,从而坦白交代的一种谋略。
162 、 询问谈话调查工作的属性① 对抗性 ⑤ 系统性② 劝导性 ⑥ 目的性③ 威慑性 ⑦ 规律性④ 诡诈性
173 、 属性对实践活动的启示 ① 了解违纪主体, 提高对抗能力 ② 强化劝导意识, 找准心理软穴 ③ 发挥威慑作用, 营造谈话氛围 ④ 运用谋略意识, 视情施谋用谋 ⑤ 立足谈话取证, 着眼全案调查 ⑥ 围绕获取证据, 达到谈话目的 ⑦ 把握谈话规律, 提高谈话艺术
18 4 、 基本心理分析 作为主谈人 不仅要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善于自我心理调节,自始至终把握谈话主动权; 而且必须探测和掌握被调查人心理活动的变化和规律, 有针对性地施展谈话谋略的攻心战术。
19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被调查人在谈话阶段的心理现象( 包括正常心理现象和反常心理现象)
的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 进而在谈话活动中 正确地对被调查人施加心理影响, 理性地驾驭整个谈话局面,探求促使被调查人在较短时间内认错交代的谋略方法, 对于办案人员具有十分现实的操作作用。
20① ① 分析被调查人心理活动的方法 通过询问判断 通过角色转换进行心理推测 提高观察判断 提高比较判断
21② 掌握被调查人的心理变化规律◇ ◇ 受审查对象的普遍心态:畏惧、侥幸、对抗、 犹豫避重、懊悔、认错、解脱
22◇ ◇ 共同的阶段性心理状态:
: 行为实施预备阶段:矛盾、投机、掩饰心理 行为实施阶段:侥幸、冒险、紧张心理 行为实施终结阶段:恐惧、逃避、满足心理 被调查阶段:对抗、戒备、犹豫、悔恨心理
23◇ ◇ 被调查阶段的心理特点:
:A 、 抵触对抗阶段B 、 试探摸底阶段C 、 犹豫动摇阶段D 、 认错交代阶段
24三、 攻心谋略的运用1 、 常用的谈话模式中心开花内外并进先查后攻
25① ① 中心开花:
突破主要的审查对象的口供或关键证据后, 再进行其它调查取证工作。② ② 内外并进:
找审查对象的询问谈话工作与外围的调查取证工作同时进行, 边谈边查、 相互促进、内外并举。③ ③ 先查后攻:
从外围的调查取证工作入手,步步深入; 待收集较充分的外围证据的基础上, 再获取审查对象的言词证据。
262 、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效果谈话可分: 摸底谈话 施压谈话 诱导谈话 突破谈话
273 、 谈话的谋略 自由交谈法 以虚探实法 单刀直入法 激化矛盾法 声东击西法 四面出击法
284 、 攻心谋略的综合实践 政治攻心 ( ( 感召和震慑作用)
) 晓之以理 ( ( 开导作用)
) 动之以情 ( ( 感化作用)
) 造之以势 ( ( 激发作用)
) 明之以法 ( ( 启发理性思考)
) 示之以据 ( ( 面对现实的客观思考)
)
29 政治攻心:
利用强大的政治优势施加压力和心理影响 晓之以理:
利用趋利避害形成的心理薄弱点突破利用关系和利益形成的心理薄弱点突破 动之以情:
利用审查对象自身各方面条件形成的心理薄弱点突破
30 造之以势:
即采取运谋造势,运势谋胜的谋略。 一是谋势, 即审时度势,全面了解面临的形势,分析发展的趋势,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二是造势, 发挥我们办案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给被调查对象的心理营造起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已重兵压境、势在必得的强大威慑力
31 三是用势,运用好我们的政治优势、法律 、 道义、组织、心理、信息、力量、地位等所有的办案优势,形成对被调查人的高压态势,使其感到震慑、势单力薄,感到形势所迫、大势所趋,我们再进行因势利导使其放弃对抗,我们乘势而进,就势取胜。
。
32 注 意: 谋势要客观 造势要适度 用势要灵活
33 明之以法:
有针对性地利用政策法律条规案例教育,进行心理诱导形成有效的心理暗示,以消除不利于坦白交代的侥幸、疑虑等心理基础。
34 示之以据:
利用出示证据进行心理投射,调动审查对象的联想心理,使零星的证据投射到对方内心,产生扩散作用, 使之产生“违纪行为事实已被掌握的”认知, 形成心理薄弱点,而易被突破。
35 在办案实践中感到, 与违犯党纪的领导干部、甚至违法的腐败分子,进行面对面的谈话, 确实是一场斗智斗勇的心理战、短兵相接的攻坚战,要运用好办案谋略和谈话技巧,就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党性锻炼和素养训练!
篇三: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
查调查谈话常用的四种方法策略换位思考法 谈话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心理对立到心理相容的过程,从心理相异到心理趋同的过程。要想被谈话人听得进去,配合组织开展调查,搞对立是不行的。
首先换个角度、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处境和立场上思考问题,然后再与他进行对话。让被谈话人清楚组织是为他好,并没有彻底否定他的过去,还关心着他的现在与将来。过去的成绩当然可以适当予以肯定,现在的表现也要视情加以鼓励,对于将来的出路,我们也必须予以指明,以让被谈话人作出正确的选择。
对此,我们要引导,要帮助其选择配合调查而不是对抗调查的路。当然对其错误,也必须毫不含糊地指出,并依规依纪依法予以释明。但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要掌握在被谈话人此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把握好一个度,循序渐进,从而促使其从对立逐步走向配合。
心理引导法 谈话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战的过程。看谁具有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更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加善于捕捉和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
如,同情心人人都有,但其强弱程度却又有很大不同,如果谈话人的同情心得不到理性抑制,有时就可能被利用。如在某案中,先由两名新同志去和审查调查对象李某谈话,但笔录做出来以后,大家一看就感觉李某在编瞎话。这两位谈话人却说:“李某的态度诚恳,交代是可以采信的。”后来由两位老同志谈,几个回合后,李某就败下阵来。
反过来,如果我们抓住了被谈话人拒供、假供、试供的心理原因,可以顺水推舟,明确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想的是什么。对其假话、托词及时予以揭露,并适当给以台阶,告诉他人到了这个地步,为自己打算是正常的,但必须分清是非曲直,不能知错不改、错上加错,在违纪违法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总之,心理引导的目的,是要有利于被谈话人向善、向好,而不是向恶、向坏,不能让其走入心理绝望的境地。对于谈话人来说,只要谈话本身不走入僵局,被谈话人愿意听我们说话,我们就要有耐心、有信心,充分信任并给予机会,通过心理引导深入细致地做好被谈话人思想政治工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谓水到渠成、铁杵成针,所谓不怕慢、就怕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矛盾追踪法 矛盾追踪法是指利用被谈话人在谈话中暴露出的矛盾,结合所掌握的证据材料,在综合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追踪、揭示和突破矛盾的一种谈话技巧与方法。
相关矛盾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被谈话人情绪上的矛盾,如平时能言善辩,现在却沉默寡言;二是被谈话人判断上的矛盾,如其对形势、政策的理解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三是语言上的矛盾,如前言不搭后语;四是事实上的矛盾,尤其在一些细节上,谎言之下难以自圆其说;五是逻辑上的矛盾,歪理邪说前后不通;六是与其他涉案人员陈述之间的矛盾等。
利用矛盾,可以动摇和瓦解被谈话人的抵触心理和顽固态度,使其认清形势,如实讲清自己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矛盾,首先要抓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谈话人必须认真分析相关口供及证据材料,找出并核实足以击中被谈话人要害的矛盾点。然后,利用这些矛盾点追踪、揭示被谈话人的问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突破其心理防线。
迂回包抄法 就是先不急于切入谈话主题,而是先从一些生活琐事入手,如是否有需要向亲属交待的事宜、接受谈话前是否办妥所在单位的交接事项等。在被谈话人逐渐放松戒备心理、能够正常对话后,再渐进问清其简历等基本情况,然后趁势递进,切入谈话主题,使其意识到既然已经回答了前面的提问,如再回避主要问题,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从而只好作出回答选择。也即在谈话中有意识地绕过主要问题,从侧翼追踪提问。这样可以让被谈话人精神不致过于紧张,无意中谈出对案件有价值的情况,或者暴露一些可供利用的矛盾点或者破绽,为最后追问主要问题创造条件。
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避免暴露谈话意图,又要使被谈话人的回答不离开中心。发问要具体、逻辑性要强,使被谈话人没有太多思考的余地。当把与主要问题有关联的一些具体问题逐个问清楚之后,再选择适当时机,集中力量追问主要问题,使其陷入无法回避、推脱不了的局面,只好老实交代问题。
当然,一些同志在办案中还总结了许多可学可用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要特别
加以说明的是,任何经验做法都不是死板的教条,他人的经验做法,只是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指出了一条路径,我们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是他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现成的、具体的经验做法。审查调查实践永远是千姿百态的,谈话对象是形形色色的,对谈话工作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搬照抄,而是为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篇四: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
调查过程中如何快速打开谈话局面谈话工作是审查调查中的重要一环,谈话活动往往不是简单靠一场或两场谈话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整体、持续的过程。谈话对象基于对谈话工作的陌生和恐惧,在谈话初期是不适应的,是排斥的,具体表现为:沉默不语、滔滔不绝和公然对抗。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谈话工作将很快陷入僵局。因此,谈话人员在谈话初期就需要充分把握谈话对象的状况,采取相应的谈话策略,迅速打开谈话局面。
(一)沉默不语的谈话对象 谈话对象沉默不语,主要基于两种心态:一是心理压力较大,恐惧、紧张,不敢开口;二是心存幻想,观望待援。此时,谈话人员不要只顾自己谈话,应多使用命题式的话题去谈话,或者让谈话对象根据需求进行提问,形成互动式的谈话。此外,提问时不要急于进入主题,先选择一些闲聊类的话题,如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成长经历、个人习惯等,也可以谈一谈对方的成绩和优点,适当恭维,放松其戒备心理,拉近彼此距离。最后,谈话人员要表明组织查处案件的决心和毅力,彻底击碎谈话对象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其意识到,只有依靠组织,才是唯一出路。
(二)滔滔不绝 的谈话对象 这类谈话对象到案后,心理焦虑、急躁,一来听不进谈话人员的问话,忙于辩解、表功;二来弄不清楚自己因为什么事情被喊来谈话。此时,谈话人员要避免同时滔滔不绝,要给谈话对象充分的话语权,让他去表演。言多必失,谈话人员在听的时候要多留心,寻找破绽,这样谈话对象会急切地等待谈话人员说话。等到谈话人员开口时,他就会仔细去听讲话内容了。此外,谈话人员尽量不要和谈话对象进行争辩,言不在多而在精,要么不讲,要讲就要一语中的,要做到言简意赅、直刺要害,语气要铿锵有力、坚定沉稳。最后,要熟练运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谈话中的行为对谈话对象进行反驳,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谈话工作的混乱,有效表达谈话人员的意思,又可以有效化解谈话对象的言语试探,避免被其探到底牌。
(三)公然对抗的谈话对象
这类谈话对象往往是个性较强的领导干部,由于角色转换较大,一时无法适应巨大落差,会排斥、轻视谈话工作,甚至公然对谈话人员吵闹、挑衅甚至爆发肢体冲突。在对抗开始阶段,谈话人员尽量不要与谈话对象针锋相对,避免矛盾激化。在对方对抗升级、劝解无效时,谈话人员必须严加训斥,压制住对方的嚣张气焰,绝不能让步,不给谈话对象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谈话人员还要转变对方的思想认知,让其认识到自己被审查调查者的身份,谈话人员是代表组织对其进行调查谈话,必须尊重谈话人员。对谈话对象进行压制后,要进一步端正其态度,要突出组织审查调查的严肃性,让其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检讨,使其明白对抗组织的严重后果,彻底将其对抗审查的态度纠正到位,避免日后再出现对抗行为。
谈话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心理对立到心理相容、从心理相异到心理趋同的过程,也是一场“心理战”,需要谈话人员具备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更加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谈话人员要善于捕捉、利用不同谈话对象的心理弱点,抓住谈话对象拒供、假供、试供的深层次原因,因势利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击溃其心理防线,迅速打开谈话局面。
如何高标准做好审查调查谈话的收尾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案件审查中,谈话的收尾阶段尤为重要,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既要对之前的整个谈话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对证据进行细化、固定,又要为案件下一步工作做好谋划和准备。具体来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避免谈话环境的过度松弛。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谈话人员自己在思想上就有可能松懈,以为谈话任务基本完成了,可以放松一下了,或在谈话室内彼此闲聊,或者明显喜形于色,或对于谈话对象不闻不问,消磨时间。而谈话对象基于谈话人员的表现,自己也会觉得调查已经停止了,问题已经不用再考虑了,这样必定会导致整个谈话环境的过度松弛。要知道,案件审查工作一刻也没有结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外围的调查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把已经松弛下来的谈话环境重新回到原位,再想把谈话对象松弛的神经再度绷紧,
就很难了。所以在谈话的收尾阶段,谈话人员绝不可以过于松懈,必须保持适度的压力,就像汽车怠速一样,不熄火,但是有需要时,要能够一踩油门就可以继续走。
二是充分利用闲置时间,避免谈话对象胡思乱想。在谈话的收尾阶段,由于工作量大幅下降,可能会出现大量闲置时间,在此期间,谈话人员不可以对谈话对象不理不睬,因为一旦让谈话对象一个人静下来思考,他的脑子里就会不停地考虑很多不利于案件的因素,盘算如何翻供,也可能积聚悲观情绪,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谈话人员要把这段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与谈话对象聊一些轻松类的话题,以鼓励为主要目的,谈话的内容可以多样化,营造亲近、缓和的氛围。但也要注意闲谈不能没有边际,不能过度放松。此外,谈话人员可以让谈话对象反复书写供述材料,一来使得谈话对象反复对违纪事实进行回忆,查漏补缺;二来可以通过反复的书写进行比对,检验谈话对象谈话内容的真实性,防止还存在供述虚假的成分。
三是对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凡是能够在谈话阶段解决的问题,尽量在谈话阶段予以解决,不要拖到谈话对象被移送司法机关后再去做。因为一旦谈话对象离开现有的谈话环境,当其发现自由的希望破灭时,他的思想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会产生很多不利于案件开展的因素,而纪检监察机关此时对谈话对象的可控性已经下降,对外围出现的变化再与谈话对象进行核实印证的难度将大大增加。所以,要尽量在谈话的收尾阶段,把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掉,不要留下后遗症,更不要有急于交差的想法。
四是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越是到谈话的最后阶段,越要格外注意谈话对象的安全,因为在谈话的后期,是谈话人员精神最为放松的时候,容易出现工作疏漏,这就给有轻生念头或逃跑心理的谈话对象以可乘之机。同时在谈话的后期,谈话对象的心理本身就会有一些悲观的情绪出现,做出过激行为是很有可能的。一旦这个时候出现安全事故,之前所有的努力和调查成果都失去了意义。对于案件安全的预防一定要有提前量,事实证明,在谈话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那一瞬间再反应是根本来不及的,往往已经很晚了。安全事故的出现一般都是有先兆的,谈话对象在情绪上都会提前出现长时间的悲观、压抑、焦虑、急躁、冷漠等极其明显的表现,在这个时候,谈话人员就必须要先知先觉,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
急的准备。
【审查调查谈话常用方法与策略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