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驰范文网!

新闻的三个特点10篇

时间:2022-08-23 13:20:05 来源:文池范文网

新闻的三个特点10篇新闻的三个特点 全球治理的三个特点2012-12-03第第02版:当代世界作者:张胜军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590 全球治理这一概念诞生以来,全球治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的三个特点10篇,供大家参考。

新闻的三个特点10篇

篇一:新闻的三个特点

治理的三个特点 2012-12-03 第 第 02 版:当代世界 作者:张胜军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590

  全球治理这一概念诞生以来,全球治理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是很显然,20 世纪 90 年代的西方学者对于全球治理起始阶段的理解并不全面,甚至有所扭曲。由于全球治理这一概念肇始于对“全球新生活”的感知,尤其是知识精英的知识贡献和跨国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团体无所不包的社会实践,以罗西瑙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普遍把全球治理视为自下而上的革命。受此影响,全球治理的研究对象更多指向国际组织、跨国公民社会团体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以及它们在国际规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尤其是以奥兰?扬为代表的环境问题研究者,或许真的怀有从下而上就能够带来真正全球变革的信念。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治理的发展显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人们逐步认识到第一阶段全球治理的限度,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国家之间更大程度上的合作,试图在全球治理的实践中取得更大成效。毫无疑问,早期西方学者关于全球治理的晦涩解读甚或某些试图将之纳入国际关系三大理论的做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全球治理。笔者认为,总括近 10 年来全球治理的实践方向和理论上的努力,我们可以初步把全球治理区分为三大特点,即全球主义、国家主义和跨国主义。

 全球主义

  全球治理理论强调全球契约关系,致力于全球层面的价值共识和公共舆论,推动建立自上而下的全球治理体制,并试图通过具有强制力的法律和有约束力的全球宪章、条约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全球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从继承和发扬全球治理这一概念本身所具有的全球共同价值观意向而言,它显得毫不出奇。1992年由 28 位国际知名人士发起、由联合国有关机构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创办了一份名为《全球治理》的杂志,其在 1995 年联 合 国 成 立 50 周 年 之 际 发 表 的 报 告 《 天 涯 成 比 邻 》(OurGlobalNeighborhood),其实就是全球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的经典表达。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全球主义的全球治理实践所取得的空前进展。它们就是成立于 2002 年的国际刑事法院(ICC)和 2005年开始强制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院超越国家直接管辖个人的普遍管辖权其实代表了全球法治和全球主义全球治理理论的一贯主张,这就是建立在全球公民社会之上的“共识”——“主权取决于它保护个人权利的责任,无论任何国家失去了这个责任,其他的主权国家就可以运用国际权威保护和维护个人的权利”。《京都议定书》所展示的则是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契约”,为了防止气候变暖可能最终无法控制的可怕后果,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

 害”的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全球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在全球共识的基础上首先达成一个全球行动方案,然后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通过缔约的方式去贯彻执行。

  国家主义

  所谓国家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其基本主张仍是强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性地位。在国家主义的全球治理主义者看来,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合作仍是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终极单位和最有效途径。理论上,我们可以把以联合国为代表的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视为此类全球治理理论的伟大实践,但这种看法可能有所偏颇。这是因为国际组织建立时确立的宗旨和目标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什么全球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而相互谈判、妥协。实际上,更加符合此理论主张的国际机构是 1975 年为了应对石油危机而成立的七国集团(G7)和 1997 年俄罗斯加入后的八国集团(G8),这是因为在七国、八国集团的议事日程中,“经济危机”、“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冷战结束后,海湾战争的胜利一度使世人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寄予厚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求联合国和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这些国际组织的确面临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改革的内外动因。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世界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扩大

 到恐怖主义、毒品和武器交易、跨国有组织犯罪、生态和环境问题、民族和宗教冲突、邪教猖獗、金融动荡、信息网络攻击、基因与生物事故、非法移民、地下经济及洗钱、能源安全、武器扩散、传染病蔓延、海盗和贫穷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不断受到非传统安全、全球问题和“保护的责任”等问题和原则的挑战。

  但是,除非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同步进行改革甚至改制,它们能否担负起全球治理的重任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目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面临的改革僵局和主要国家关于改革的严重分歧明显降低了世人对它们的期望值。

  跨国主义

  跨国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应该是全球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该理论具有三个支点,堪称“三驾马车”。其一是跨国政府部门网络,其二是主要由跨国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民社会团体组成的跨国社会机制,其三是借助市场规律和市场力量而产生的有利于解决全球问题的市场机制。跨国主义的全球治理理论其实是灵活利用世界上现有的权力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尤其是对于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内在规律的巧妙运用,使得许多难以突破的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和缓和。但跨国合作机制在当前的全球治理机制中远未发育完善,应该说尚且处于起始阶段。

  跨国政府部门网络主要是指各国政府次级政府部门之间所形成的横向联系网络。由于它们促进了国家在制定政策方面的相互

 协调,这些网络实际上可以产生实质性的全球治理效应。近些年来,各国政府部门和次级政府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它们之间已经隐然形成了一个跨国跨部门的政策协调和执行网络,在司法、立法部门,金融银行机构甚至在次级政府和次级政府部门之间交流、共享信息和资源,联合执法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它们才是政策的实际制定和执行者,这些政府部门和次级政府之间的横向联合网络化趋势所产生的全球治理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通过加强彼此联系大体上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国家网络。一是以欧盟为标志的目标多元和拥有宪法的政府网络;二是从事专门事务(一般是贸易事务)的政府间网络,如南非共同体(Mercosur)或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三是负责区域性的协调政府网络,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或东盟(AS-EAN)。最强大的政府网络共享国家主权,而政府部门和次级政府网络则是通过分散权力和资源取得合法性,通过向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权扩大了公民社会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概而言之,正在出现的跨国政府部门网络具有共享主权和责任、灵活的治理程序以及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更具时空多样性的关系等特点。但从整体上看,现有的跨国政府部门网络是在实践中自发生成的,某些特别的决议之间往往产生相互矛盾的规则和制度,使得政治控制力降低。

  跨国社会机制是全球治理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机制。尽管有时发起激烈的抗议活动,但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团体以及它

 们发起的跨国社会运动已经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倡议、咨询的作用,成为全球治理机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从可持续发展到气候变化,从生物多样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禁雷公约到国际刑事法院,当今全球治理的许多议题都来自它们的主张和倡议。跨国社会机制本质上是通过社会舆论实现全球治理目标的跨国社会网络,这一网络在塑造、议程设定与倡导和推动国家合作、提升公共参与以及促使国际公共政策变化等方面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跨国市场机制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有效化解和解决全球治理的难题。迄今为止,《京都议定书》规定的 3 种碳交易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排放贸易和联合履约是最为成功的市场机制实践案例。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到 2010 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的 6 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5.2%。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进一步减排的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碳交易又被区分为两种型态,分别是配额型交易和项目型交易。在全球治理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重大实践创新,正是由于它们的引入,有效弥补了此前全球治理机制的缺陷,最终得以建立起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治理机制。

 跨国主义的全球治理正在当代全球治理实践中不断展现它的活力,并仍有巨大的理论发展空间,尤其是当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全球治理实践遇到阻力或陷入停顿的时候,跨国主义的全球治理往往能够发挥很大作用,取得实质性突破。但是该理论显然不是万能的。在目前条件下,无论是其实践效果还是理论影响力都比较有限。

篇二:新闻的三个特点

闻英语的特点看新闻的翻译

  美英新闻刊物形形色色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如时事报道、社论、述评、特写、广告等所以其采用的文体也不尽相同。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道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翻译的基本规律。

 1.语言总体风格 大众性、趣味性和节俭性构成了新闻英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色。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炼用非常经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但同时新闻语体又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我们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

 2.词汇特点 第一常用词汇有特定的新闻色彩。新闻报道常使用某些词汇来表达事实和事件因此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道相联系的特殊意义成为新闻体词语(journalistic words)。例如horror 一词是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词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动再如 nadir 常指"两国关系的最低点"。此外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套语如 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据有关方面报道)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话)。

 第二使用"小词"。小词(midget words)即简短词一般为单音节词。小词的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报纸篇幅有限用小词可以免于移行二是由于小词的词义范畴很宽一般比较生动灵活。新闻英语称这类词为 synonyms of all work(万能同义词)如 back(支持),ban(禁止)等。

 第三大量使用缩略语。这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比如 WB(world bank 世界银行),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 美国销售价),biz(business 商业)等。

 第四临时造词。为了表达需要和追求新奇新闻报道常常使用"临时造词/生造词",即临时创造或拼凑起来的词或词组例如 Euromart(European commom market 欧洲共同市场)haves and have-nots(富人和穷人)等。

 从词汇方面的四个特点来看我们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熟悉英美报刊经常使用的特定词汇比如 新闻词汇普通词汇 ban prohibition clash disgreement curb decrease cut reduction round aserious of action shock astonishment boost rise/increase 第二平时多留意"小词"、"生造词"和缩略词。

 第三准确理解词义不可望文生义。

 例In asociety where many people routinely break laws against blackmarket activities just to get by,everyone is vulnerable to denunciation by aneighbor or friend who has his own sins to hide. 译文许多人为了糊口经常搞违法黑市买卖。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有被告发的危险个个都有违法的事要隐瞒。

 在这个例子中just to get by 不应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仅仅去一下"而对于"sin"的理解"违法的事"显然比"原罪"要贴合原文。

 3.语法特点 第一时态的使用。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人以真实感无论是标题或是正文都常常采用现在时代替过去时。另外甚至在 said,told,reported,added 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 that 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第二较多使用扩展的简单句。由于报刊篇幅有限新闻文体在语法方面一个重要特点是句型的高度扩展结构严谨将丰富的信息压缩在有限的篇幅

 中。常见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语、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语言成分扩展简单句有时还较多的使用插入语代替从句从而简化句子结构。

 第三前置修饰语高度浓缩。新闻文体为了使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饰语修饰名词如 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基于这些语法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翻译时注意中英文在新闻中不同时态的表达方法英语中多用现在时态汉语中多用过去时态且汉语往往借助时间词如"昨天"、"明日"、"将"等以衬托时间关系。

 第二针对新闻英语在句式和修饰方面的特点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例But one White House aide said the Administration had all but abandoned hope of resuming the political talks in Jesusalem which were suspended when Sadat withdrew his delegation three weeks ago. 译文但有一名白宫助理人员说政府几乎已放弃了在耶路撒冷恢复政治谈判的希望。这次谈判是两个星期前由于萨达特撤出谈判代表团而宣告中断的。

 4.文化因素和国情因素 要做好新闻的翻译工作译者除了应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必要的文化常识和政治常识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样才不会误译或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将国家和地区并列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5.语言差异--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此外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往往采用非逐字对译法这就需要引入另外两种翻译方法--编译和解释性翻译。

 第一编译--由于新闻价值的作用在对外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要考虑外国受众的要求和兴趣对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因此有时在国内报道中占相当篇幅的新闻在对外报道中则被编译成简讯、图片新闻等。

 例从容上阵枪响世惊 李对红喜摘射击金牌 以 687.9 环创下新的奥运记录 我国女子运动员李对红今天在女子运动手枪决赛中以 687.9 环战胜所有对手并创造新的奥运记录。她为中国射击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也使中国代表团夺得的金牌总数上升为 6 枚。(《光明日报》1996.7.2) 译文Li Shoots Nation"s 6th Gold China"s Li Duihong won the women"s 25-meter sport pistol Olympic gold with atotal of 687.9 points early this morning Beijing time.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译者并不是逐字翻译而是兼顾了中英文两种语言特色句子结构和语态也发生了变化。

 第二解释性翻译--新闻讲求清晰易懂。同英语新闻一样汉语新闻报道词语求新"行话"、"历史典故"等丰富多样。要想清晰通俗易懂地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国外读者常常需要使用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具体说来有关历史事件、地理名称、我国独有的机构、节日、习俗、行话、套话和历史典故等都需要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巴金"译作"Chinese writer Ba Jin",又如"江苏"译作"Jiangsu in east China"以便让外国读者了解以上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例如下面这篇报道就对中国人特有的"生肖"做了一番解释 Every child entering the world in the lunar year that began last Saturday i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reckoning.

 新闻英语标题妙译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不仅要学会看新闻标题而且最好还能善于欣赏并翻译新闻标题惟有如此我们才能较正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及修辞等特点判断出标题的寓意。

 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欣赏或翻译英语新闻标题对于不太熟悉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有时并不是很容易的。许多妙不可言的精彩之处一疏忽就可能从眼皮底下滑过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典故、文艺作品以及英语的修辞手段等等。一旦真的领会并译出了英语标题中作者苦心营造的深奥内涵那份喜悦不亚于数学家攻克一道难题。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 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直接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如 Looking Back To Look Ahead.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

 America"s Careening Foreign Policy. 摇摆不定的美国对外政策。

 Bill Clinton Assumes Office In White House As Us President. 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就任美国总统。(或译克林顿入主白宫新总统始掌大权。) Olympics Begin In StyleSwimmer Takes 1st Gold. 奥运会隆重开幕泳将夺首枚金牌。

 二、添加注释性词语 即使是明白易懂的新闻标题我们在汉译时也常需酌情加上逻辑主语或新闻人物的国籍、消息的事发地点等等。总之应兼顾中英语新闻标题之异同适当增补有关介绍性、注释性词语以利读者理解避免产生误会。例如 Li Elected CPPCC Head. 李(瑞环)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

 Lewis,Xie Voted World"s Top Two. 路(易斯)谢(军)当选世界最佳男女(运动员)。

 Emperor"s Visit AMilestone In Bilateral Ties. 天皇访华(中日)双边关系的里程碑。

 Quake Death Toll Tops 5000. (日本阪神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己逾五千。

 Young Wheelers,Big Dealers. 青年摩托车手成了(保险公司)大主顾。

 三、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译成汉语以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应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色。如 押韵After The Boom Everything Is Gloom. 繁荣过后尽是萧条。(或译繁荣好景不再萧条接因而来。) 双关Soccer Kicks Off With Violence. 足球开踢拳打脚踢

 借用典故Liberty Mother Of Invention. 自由是发明之母。

 幽默Accuser Accused. 原告没当成反而成被告。

 比喻Middle EastA Cradle Of Terror. 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 四、灵活处理修辞差异。

 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而这种修辞手段在语言转换中如与汉语难以契合则不妨意译即舍弃原来的英语标题按内容概括出合适的译文标题切忌生搬硬套译成晦涩难懂的句子。同时适当照顾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多用动词、尾韵、对仗等修辞手段。如 押韵Desperate Need,Desperate Deed. 燃眉之急非常行动。

 典故1990Year Of Marco Polo Chic. 1990 年中国热的一年。

 夸张A Vow To Zip His Lips. 誓将守口如瓶。

 双关"Silent"Office Workers Demand To Be Heard. "不闻不问"的办公室员工今后将不再不闻不问了。

 比喻Russian Reform Old Wine In New Bottle. 俄罗斯改革新瓶装陈酒。

 可见要译好英语新闻标题除了需要透彻地理解原文内涵领悟其妙处外还要善于比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新闻标题的特点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

篇三:新闻的三个特点

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一、新闻的含义什么是新闻1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为广大群众所关心的事实的报道。”

 可可西里野牦牛队在行动左力杨政陷车陷车车辆陷在泥水中无法动弹在可可西里是家常便饭。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天气变暖雨水激增可可西里茫茫冻土带已提前融化变成了一片厘米厚的泥浆。

 可可西里野牦牛队在行动左力杨政这个满脸烧伤印痕的人自称叫马海龙是野牦牛队年月日至月日间抓获的名盗猎分子之一。在这段围捕盗猎者行动中野牦牛队共缴获汽车辆冲锋枪、半自动步枪支子弹余发藏羚羊皮张。

 可可西里野牦牛队在行动左力杨政风雪中野牦牛队员干嚼方便面。由于物资极度缺乏有时一袋方便面就是一个队员一天的口粮。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第一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第二新闻不是陈旧的、过时的事实的报道而是新近发生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第三新闻不是“有闻必录”而是要选择“广大群众所关心的”、“有社会意义的”、“重要的”事实即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

 新闻案例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决出冠军中山大学险胜台湾世新杨振宁作赛后点评本报北京9月26日电孙宇挺围绕着“到底是顺境还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的论题在今天举行的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华裔组决赛上中山大学辩论队以931分仅高于对手台湾世新大学辩论队1分的成绩获得冠军。

 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决出冠军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山大学队连续第三次作为正方出场他们的立场是“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在中山大学队与台湾世新大学队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双方辩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口才和机智比赛的前半程中山大学队的表现优于世新大学队后半程中世新大学队的黄执中以其机智有力的辩词屡次获得现场观众的掌声为他们队争了不少分。最后他当选为本次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

 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决出冠军在赛后点评中点评嘉宾杨振宁教授更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了他对这个辩题的看法。他说从西南联大到美国留学是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的转变过程。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时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在那种困难条件下反倒能够让我集中精力读了该读的书没有受到太多干扰。相反现在美国很多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因为有了太多选择而不能专心去做一件事情。

 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决出冠军这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特别指出逆境可以让人看清楚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正是他自己在逆境中所得到的好处。如果让他选择辩论的参与方他更愿意参加持“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观点的反方因为逆境对他个人的成长更有意义。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二、新闻的特点1真——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准确。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一定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不允许有一点虚假也不能掩盖或歪曲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黄陂检察官大闹府河收费站年月日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几名检察官乘车通过岱黄公路府河收费站时强行冲岗被工作人员阻拦。当天下午黄陂检察院名检察长以府河收费站妨碍执行公务为由率多人到收费站抓人砸门并围攻、殴打、绑架到现场采访的新华社等新闻单位记者。照片见后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大愤慨引起中央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闹收费站的有关人员受到撤免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陈建刚张欧亚http://emedia.myrice.com

 黄陂检察官大闹府河收费站众检察官围攻记者。

 黄陂检察官大闹府河收费站黄陂检察院一负责人“身先士卒”向记者踹上一脚。

 黄陂检察官大闹府河收费站记者被强行塞上鄂AL号车。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真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如何地反映事实。准确就是要把“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故Why和如何How具体地交待清楚细节、数字、引语等也必须是准确的。有些短新闻不一定是“六要素”俱全但新闻要素如果过于残缺少到三、四个以下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就会令人怀疑。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2新——必须新鲜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要为受众提供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知识。只有新鲜事实才能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新闻要尽可能报道“第一次”发生的事情“第一个”出现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有些事情虽不是第一次发生的但题材重要。写新闻就要找出新的特点新的角度。新闻最忌“妙冷饭”、“人云亦云”。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例如年月菏泽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在下乡采访中听说一位种花的农民通过因特网与国外客户签订牡丹鲜花销售合同的事儿马上意识到农民使用因特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用上了因特网是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于是采写发表了《农民孙建国因特网上卖牡丹》的消息抓取到了一条很有价值的“独家新闻”。这一消息被多家媒体广泛转发。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3快——要迅速及时新闻要讲时效性力求迅速保证信息灵通。新闻写得不快发布不及时就会因错过时机而“贬值”甚至失效。新闻应尽量多讲“今天”、“昨天”甚至几小时以前的事情而尽力避免“最近”、“前一时期”等含糊不清的时间概念。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面对新闻事实要着眼时效性快采、快写、快编、快发抢打“时间差”。独家新闻的特点是发布上的率先性、内容上的重要性、采写上的技巧性而第一要素就在于“率先”、在第一时间抢先发表或者说独家新闻是靠“抢”出来的。很多重大新闻事实是因为媒体在时效性上占了主动打了发布上的“时间差”才成为独家新闻的。尤其是对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着眼一个“抢”字。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年月日时分北约野蛮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是当时使馆中惟一幸存的中国记者。他临危不惧将生死臵之度外以最快的速度采写了《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国内抢在第一时间向全中国、全世界报道了事实真相堪称一篇典型的独家新闻。这篇消息荣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以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国庆放长假消费掀热浪》为例作品之所以成为独家新闻既因为它是“抢”出来的写得快编得快发得快更是得益于记者的慧眼。第一次国庆放长假当然成为众多媒体报道的焦点其中顾客的消费是众记者报道的重点之一但能报道出新意的并不多。而这篇消息的作者对别人熟视无睹的事件看出了“门道”透过普通的生活现象看出了经济学哲理又以独特的视角把时代感、导向性、技巧性完美地统一在作品中所以才成为颇有影响的独家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年初夏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季琳萍和张雷深入人迹罕至的高原荒漠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偷猎分子肆意盗猎藏羚羊及公安民警奋力追捕盗猎分子的新闻。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成为“独家新闻”并荣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可可西里野牦牛队在行动左力杨政可可西里月夜晚的气温只有零下摄氏度左右。清晨起来野牦牛队队员们的营地已被大雪覆盖了。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4短——要短小精悍新闻要写得精炼篇幅短小。新闻写短了才能发放快保证事实新鲜才能发得多使报纸、广播、电视在一定的空间版面、时间里增加信息量。短新闻一般以三、五百字为适度。要把新闻写短就要善于突出主要内容避免“贪大求全”。文字要精炼写得简洁明快。

 台检方要求对大陆私渡女子溺毙案二名嫌犯处死刑新华网台北9月26日电 记者陈陈晓东台湾苗栗地方检察署26日宣布对8月26日在苗栗外海将6名大陆私渡女子推落下海溺毙制造震惊海峡两岸的“8〃26”事件的4名台湾船员提出起诉其中犯罪嫌疑人王中兴、柯清松因为 “造成重大悲剧手段毫无人性”被检方要求法院判处两人死刑。斌华

 台检方要求对大陆私渡女子溺毙案二名嫌犯处死刑另外两名船员叶天胜、曾炯铭分别被求处6年和4年徒刑并分别处以罚金60万元新台币和40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26名大陆青年女子被人蛇集团诱拐从福州分乘2艘快艇私渡来台于8月26日清晨在苗栗外海被台湾海上巡逻人员发现追缉。王中兴、柯清松等4人见事迹败露竟然灭绝人性地将她们推入大海后逃逸结果造成6人不幸溺毙。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5活——要行动活泼新闻要写得“活”能吸引人。首先内容要生动而有意义尽可能写出人的具体活动和生动细节。同时形式上也要力求活泼笔调生动。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新闻的时空性时效和版面决定了新闻必须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多用短句少用长句。新闻的群众性又要求语言既朴素通俗又生动活泼这是新闻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当然不同新闻体裁的要求不尽一致。写评述性新闻可以多一点政论性写特写性新闻、人物新闻应该多一点形象性多一点文采。总之新闻尚活切忌呆板。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6强——针对性强新闻要满足群众各方面的需要为群众解惑释疑就应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作者在选取题材的过程中要考虑社会生活中重大的、带倾向性的问题考虑群众的各种需要在写作中应针对性地提供情况、经验回答解决现实的问题。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7实——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新闻是报道事实的它的作用就在于反映变迁着的事物用已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来影响受众。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8.深——正确深刻深度报道往往是思考的结晶因为每一篇深度报道都必须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有对现象的解剖、对问题的透析。可以说深度报道形成于思因为思考的深度决定着报道的深度。新闻现象的本质、新闻现象所隐藏的问题正是通过作者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将其剥离和凸现出来成为新闻的主题。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罗盘《在思考中写作》:1997年我在湖北采访时了解到武汉市和江汉平原的一些县、市均发生过填湖造田的事情。江汉平原的洪湖水面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大为减少。我隐隐感到这些发生在不同县、市的孤立事件隐含了一种危机那就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可能会导致长江洪水难以蓄养甚至泛滥由此带来更大的自然灾害。经过深入的采访整理1998年我写成通讯《“千湖之省”的忧思》人民日报1998年3月24日发表。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我在报道中提出湖北号称“千湖之省”如今“千湖”已徒有虚名湖泊减少将会带来大自然的报复。此稿获得了人民日报社好稿奖。就在当年夏天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湖北因为湖泊减少无法蓄洪致使江汉平原一些填湖最厉害的县、市受到重大损失。抗洪期间一些专家拿出刊有我这篇稿件的人民日报说人民日报早就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一是比较法。1998年以来武汉免费开放一些新建的公园、广场不再收取门票。这只是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的一项具体工作算不上是什么轰动的新闻。但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我开始跟踪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并不断了解其它省会城市的做法。到今年1月武汉95以上的公园免费开放。而其它省会城市的免费公园还少得可怜。通过这种比较我觉得武汉在突出市民的主人翁地位上做得较好他们确实做到了还园于民。同时我又向国外的朋友打电话采访了解到美国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园几乎都是免费开放的。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通过对比我得出的结论是武汉的这一做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迅速写成了通讯《武汉公园免费开放之后》受到编辑部的重视很快配评论发表。国内的一些知名网站也转发了这一稿件引起网民热烈讨论。正是通过新闻事件与周边地区同类事件的比较、与海外同类事件的比较我才发现了这一新闻事件的真正价值。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二是推导法。2000年武汉市汉正街的营销额开始下降。汉正街是全国著名的小商品市场早在80年代就已闻名全国利税一直排在全国小商品市场的前10名然而2000年后这里的商户减少销售额下降利税情况不容乐观。但我在采访中发现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其深层的原因值得去分析、去总结。带着寻找真正原因的想法我去采访个体户去查看这个市场的环境。我从各种现象中找到了汉正街市场滑坡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方式陈旧环境较差。

 第一节 新闻的含义与特点为此我写出了《汉正街在阵痛》...

篇四:新闻的三个特点

雅思 G 类阅读的三个特点

 对于雅思阅读 G 类考试你了解吗,下面为你梳理一下。

 ? ?IELTS General Training(普通培训类,以下简称 G 类)是为对于去英语国家把中学教育完成,学习并没有学位的培训课程,以及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移民定居的人员,主要测试在一般的社会和教育情景下的根本生存技能(basic survival skills)。在题材、难度与测试技能等这些地方,G 类阅读和目的在测试学术技能(academicskins)的 A 类阅读亦或是TOEEL、GRE 及我国的四六级考试中的阅读局部有很大不同。我们从题材、题型、评分方法、做题步骤等几个方面谈谈 IELTS 普通培训类阅读的特点。

 ? ?1.题材与考核技能一一实用性 ? 由于近年来为移民目的而考 IELTS 的人日渐增多并且已经成为 IELTS 考试的主力军,许多人为了方便,把 G 类叫做是移民类。严格来说,在 G 类阅读中,没有任何与 移民 (immigration)有关的内容。

 ? 在考试里使用的文章是从布告、广告、官方文件、小册子、报纸、说明书、时间表、书籍与杂志等中而来。考到的题目涉及考生在英语国家必备的生存技能,即是否具备获取、理解同时处理根本信息的能力。

 ? 总的来说,IELTS 普通培训类阅读的题材和平日生活里有密切关键的是考生在英语国家生存时必须要接触到的,这一点与以学习为目的的 IELTS 学术类阅读及 TOEEL、GRE 亦或是四六级之间的不同之处。即考核技能来说,IELTS 普通培训类阅读关键是牵涉到抓主旨、定位细节和比拟信息,较少考核推理、判断与得出结论等学术技能。

 ? ?2.题型一一多样化 ? 在 IELTS 考试里,有很多样题型,这与国内外的标准化考试如此大量使用选择题是不一样的。IELTS 常考及的题型包含:TRUE/FALSE/NOT GIVEN(对、错、文中未提及)、matching(配对)、shod-answer questions (简答)、sentencecompletion(完成句子)、paragraph headings (段落标题)、multiple choice(选择)、summary(摘要)和 diagram/fIow chart/table(图表)等。题型多样化是为了从各个方面测试考生的 communication skins(交流技巧)。

 ? 对于考生而言,对不同种类题型的要求与了解相应的解题思路同时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 ?3.评分标准一一纺锤状 ? ?IELTS 普通培训类阅读有下面的评分标准:假设是把 1~2 题做对,可以得 1 分,把 3~5 题做对,可以得 2 分,把 6-11 题做对可以得 3 分,12~17 题得 4 分,把 I8~25 题做对可以得 5分,把 26~34 题做对可以得 6 分,把 35~37 题做对可以得 7 分,38-39 题得 8 分,假设 40题全部都做对能够得 9 分。在实际考试中,按照这些套试题的情况,会有一些变动,并且有尾数为 0.5 分的分值。

 ? ?目的不同的考生,需要确定自己不一样的目标。用加拿大为移民目标国的考生,需要保证做把 20 题以上做对;想到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考生,能够把 28 题当成自己的目标。考试的时候力争把简单的、能够做对的题目做对,并尝试较难的题目,据此合理分配时间,这样,应该可以获得满意的成绩。

 ?

 ?热门推荐:

 ? ? ? ? ? ? ?

 ?

篇五:新闻的三个特点

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有其本身的特点和特殊性。把握其特点,实施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具有小学特色的教育手段,才能彰显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特点首先在于一个“小”字,其次是一个“活”字,再就是一个“乐”字。只有理解“小”的含义,才能突出“小”的特点。把小学当小学办,把孩子当孩子看,让校园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真正地让孩子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这才是小学教育的根本。一、小学教育要彰显“小”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而言,更应该突出“小”的特色。该如何理解这个“小”呢?我认为,“小”就是“简单”、就是“开始”的意思。由小到大,由简到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小”如何反映出来?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办学理念上的“简”和教育行动上的“细”表现出来。理念上的“简”首先应该从校风、校训上反映出来。“校风、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对师生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小学教育的“校风、校训”要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但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校风校训,都是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貌似很科学、很严谨,但学生就是记不住。不但学生记不住,甚至连老师、校长都说不上来,只能镶嵌在墙上,成为摆设。这样的校风校训能起作用吗?只有记在心里的东西,才可能对行动产生影响。为此,我把育才小学的校风确定为“阳光下快乐成长”,校训是“和谐中实现超越”。“阳光下快乐成长”,中心词是“快乐”,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求快乐,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乃人生之本;“成长”具有双指向性,既指学生的成长,也指教师的成长,校风寄寓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阳光心情,老师快乐地工作,学生快乐地学习,其乐融融,教学相长,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效果。让育才的校园洒满阳光,师生的心田阳光灿烂,让老师感觉工作的幸福,让学生感觉学习的快乐。我们的校风,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校表情。我们所希望构建的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让师生们充分感觉到:学校是温暖的,学习是快乐的,工作是幸福的。校风崇尚快乐,那么校训就应该体现和谐,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我把“和谐中实现超越”作为我们的校训提了出来,与“阳光下快乐成长”字面上形成对仗,内涵上形成延伸,朗朗上口,简单明了。我又进一步地进行阐释,“和谐中实现超越”意在创造和谐校园,提醒大家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育才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师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里的和谐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干群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师师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另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小、活、乐”■ 河南省新乡市育才小学

 李克兴一层是指学科之间的和谐,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课程发展与儿童成长步调一致。“超越”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自身的超越,要越办越好,越办越能彰显教育的真谛;二是指师生个人的自我超越,要把每一位师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的和谐发展,体现生命的价值。育才小学的校风校训,体现了快乐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通俗易懂,别具一格,一遍就能记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行动上的“细”应该从校规、校纪上反映出来成长需要引领,行为需要规范。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要把自然人打造成社会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让孩子们懂得规则,积极向上,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做法:第一种,以道德的说教为主要手段,着眼于宏观,告诉孩子们“志在存高远”,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处处高标准要求自己;第二种,以具体的规范为训练标准,着眼于细节,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怎样做才是符合规范的,是被允许的,否则就是被禁止的。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倾向于第一种做法,各种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充满了各种先进的口号及高标准的要求,但却因缺乏可操作性,有目标无方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其实,作为小学教育,必须体现“小”的特点,必须从“细”处入手,要一点一点地进行规范,每一条要第 317 页

 求都要力求具有可操作性,逐渐把种种规范变成习惯。心理学的儿童行为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年纪越小的学生,需要越具体细微的行为指令,而不能给出太抽象笼统的规则,那会使他们在实施行动时感到困惑。可是,很多情况下,我们给予学生的恰恰是这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小学教育,一旦忽略了这个“小”字,就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出现徒劳无功的局面。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只有把孩子当孩子看,把小学当小学办,让本该简单的东西尽量简单,让孩子理解教育,接受教育,我们的教育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二、小学教育要突出“活”;小学教育要突出“活”,这个“活”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活泼,二是指活动,三是指灵活。活泼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儿童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乐于发现,善于质疑,勇于尝试。生命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无时无处不在伸出敏锐的触角,去发现和感受一切能引起他们注意力的事物。正是这种可贵的天性,引导他们去遨游知识的海洋;正是这种可贵的天性,驱使他们去叩开智慧之门。小学教育要突出“活”,就是要保护孩子活泼的天性,引导孩子活泼地成长。小学教育必须呵护孩子纯真、幼稚、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带着对整个世界的好奇,投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应该说,孩子们参与的各种活动都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的一个个历程,孩子们正是通过这些历程来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丰富情感,磨练意志,健全思想的。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素。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很快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竞技型、参与体验型、展示型的各类活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够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与精神,不仅发展孩子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扩大知识的视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会给孩子的童年涂抹上最亮丽的色彩。童年的一次次活动都犹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串珍贵的项链。灵活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成才的助力器灵活是指我们教育的方法,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孩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宛如一块块天然的璞玉,我们做教师的应该用雕刻家的眼光去观察、去琢磨,因形就势去雕琢,努力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不是像工匠般把每块“玉料”放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成样式统一的“产品”。三、小学教育要充满“乐”初入小学,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笑脸就像一朵朵初绽的花蕊,娇嫩而鲜艳,散发出浓郁的天真烂漫的气息。让人们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的精彩,孩子们是多么的快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个子长高了,脸上的笑容却减少了,小眼镜渐渐地多了起来。眼镜背后透出的是满脸的迷惘,让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孩子们快乐吗?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谐的人是幸福的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快乐的童年是幸福人生的底色。制造快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是教育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我们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作为校长,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实现快乐地成长。爱心是快乐的根源,有爱心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和快乐。爱心是什么?对成年人而言,爱心就是宽容理解,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对孩子而言,爱心就是会合作奉献,是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阳光一样的心态。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生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社会赋予的,孩子的爱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孕育的。用爱心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快乐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以爱育爱才能实现爱的传递,爱的传递就是快乐的传递,快乐的传递就是幸福的传递。太多的企望压在孩子们的身上,使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童年最珍贵的东西。只顾眼前,不为孩子的终身幸福着想,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孩子们在成人浮躁的心态下成长着。可以说,是教育的短视造成了孩子的近视,内隐的理念上的偏差造成了学生的外显的伤害。阳光下快乐成长,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让孩子们放飞自己的心灵,自由地享受阳光与空气,才是真正地对孩子们负责。我们必须要让孩子们心中有阳光,脸上有笑容。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教育必须把握“小、活、乐”三大特点。唯有如此,小学教育才是真正的小学教育。可是目前我国的小学中,教育上“泛成人化”、教学上“泛中学化”、评价上“泛升学化”的现象还很严重。如果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中国的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基础。成长是一个过程,长大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打造孩子幸福的人生。树立为孩子终身幸福着想的大教育观,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和谐的氛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第 318 页

篇六:新闻的三个特点

24 卷第 1 期Vol.24 ,No.1滨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Binzhou University2008 年 2 月Feb. ,2008【名家特稿】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特点收稿日期:2007 - 06 - 07作者简介:潘承烈(1928 — ) ,男 ,江苏常州人 ,著名管理学家 ,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会长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会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潘承烈(中国企业联合会 ,北京 100044)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从既往的经济实践中总结、 提炼出共性的中国式管理规律 ,以便在更高层次上作为统率各具体职能的指导原则。中国式管理要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放眼世界;同时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今古同辉;另外 ,要结合政策导向 ,寻获商机。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C 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 - 2618(2008)01 - 0001 - 05   我国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在近 30 年的时间里 ,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向。在同一时期 ,国际经济低迷起伏 ,而我国却一枝独秀 ,经济空前繁荣 ,国力空前增强 ,这已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在经过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动乱 ,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之后 ,为什么在后来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 ,或可称之为经济奇迹呢 ?世界期待着中国给予一个答案。中国更需要在自己的发展中获取更多经验与智慧 ,以便更自觉地指导今后的发展。研究中国式管理 ,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首先是我国广大经济界与企业界经历过这几十年的实践 ,其成败得失是极为珍贵的财富 ,亟须从中总结、 提炼出它的共性规律 ,以便在更高层次上能作为统率各具体职能的指导原则。同样重要的另一个目的是 ,我们可以以中国人的观点向世界回答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管理领域、 管理方式有些什么主要思路和特色。研究和形成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广大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共同努力。经济的发展 ,使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使人常有隔行如隔山之感。因此要提倡善于考虑和听取不属于自己专业知识的意见 ,包括不同意见。只有博采众长 ,集中大家的智慧 ,才能使中国式管理从以往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中 ,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去指导今后前进的方向 ,这才是我们研究这项任务的目的 ,也是我们中国人向关注中国发展的国际社会的回答。一中国式管理 ,既然称之为 “ 中国式” ,那自然是符合中国实际、 来自中国土壤的 ,因此应把分析解剖一个个具体事例作为研究的基础 ,而决不能凭空想象或仅是想当然地建造空中楼阁。从实例出发只是起点。

 要把每一具体案例 ,放到更大的时间空间的背景下去考虑 ,才能更清楚地、 更系统地对这一事物作出正确定位 ,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到它的来龙去脉。从时间上立足当前 ,回顾过去 ,放眼未来;从空间上 ,立足当地 ,放眼世界 ,这样才可以更客观地看到这个具体事例的经验与不足。积累和对比较多案例 ,可以找到某些带有共性的东西 ,这时矛盾的特殊性就上升到了矛盾

 滨州学院学报第 24 卷的普遍性。现实中的管理千变万化 ,不会有两个案例完全相同 ,因此一个单位的成功做法绝不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到另一个单位或企业 ,只有把 “ 特性”提升出 “ 共性” ,对其他单位才有借鉴或指导意义。当然要使这些 “ 共性”规律在其他情况下起作用 ,还需要其他单位把这些规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 ,使之成为该单位的 “ 特性”才能奏效。因此 ,我们现在探索寻求中国式管理时 ,就要从我国大量管理实践中提取有效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中的共性因素 ,并且再从全球化的角度、 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 ,以形成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要使中国式管理扎根本土 ,还需要对我们自己千百年的管理实践与国际上的经验与发展趋势加以深入研究 ,并在 “ 深入”之后做到 “ 浅出” ,把高深的道理 “ 浅出”到让大家首先都能 “ 听得懂” ,这就需要加以高度提炼、 高度概括 ,而又能加以通俗易懂地表达 ,从而进一步做到 “ 学得会” ,进而能 “ 用得上” 。

 提出中国式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能用于实践 ,管理科学毕竟是一门应用科学。源于实践 ,高于实践 ,这正是研究中国式管理的实质。二中国式管理 ,或说中国特色管理究竟有些什么内容 ,怎样去表达 ,而且是简明扼要地表达呢 ? 这就进入了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百家争鸣的领域。正由于能引起争鸣 ,才能博采众长 ,集大家智慧以逐步形成和完善在世界上能独树一帜的中国式管理。现在国内国际研究这个问题的人已不少 ,这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好事。这里本人凭自己从事企业管理的实践 ,与研究逾半个世纪的认识与感悟 ,也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孔之见 ,抛砖引玉 ,就教于广大同行与先行者。根据我们的初步认识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要素 ,或可称之为 “ 基因” ,似应概括以下三大方面:跨越空间、 跨越时间、 政策导向。中国式管理这三个基因或特点 ,恰如几何学上决定一平面的三点 ,为我们的管理理念构筑了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必将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大展宏图。(一)跨越空间 ,放眼世界我们现在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在全球化时代来讨论中国式管理的 ,因此我们对中国式管理的认识和思路 ,首先应立足当前 ,放眼世界 ,着眼于国内国际经济社会科技的走向与发展趋势 ,掌握时代脉搏 ,迎合时代潮流。并且 ,现代的中国式管理应从跨越空间着眼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为我们的管理模式与内容定位。如果说 ,以往管理主要是管好自己内部的事务 ,那么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等的推广与普及 ,正对原有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掀起一场革命。企业正置身于更广泛的环境之中 ,外来的信息、 外来的因素在广度和深度上直接影响到经营的成败。全球化既使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管理组织上来说 ,过去都惯于对信息的传递用层层上报、 层层下达的金字塔形的管理方式 ,而现在 ,市场变化的速度空前加快 ,网络技术又使管理的信息化、 扁平化成为可能。现在 ,市场竞争也体现在速度上 ,竞争格局从大鱼吃小鱼 ,活鱼吃死鱼 ,发展到 “ 快鱼吃慢鱼” ,就是说 ,你虽然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在变 ,但如果你的变化速度慢一步 ,就会被处于你后面但变化速度比你快的竞争对手赶上来吃掉 ,市场机遇就会被捷足者先登。经济技术的发展 ,也使以往某些习以为常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要跨越空间 ,就要跟上时代步伐 ,转变我们的观念。例如 ,以往都认为 ,为了自己的胜利而打败竞争对手是竞争的目标 ,一方取胜 ,必须使对方败北 ,竞争是胜负之和为零的 “ 零和游戏” 。但现在竞争已发展为互利共赢的格局 ,竞争变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 “ 竞合” ,竞争各方都能 “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使各方都得益 ,这也为构建和谐企业、 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又比如 ,以往企业活动的最大目标大都集中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的存在自然是要为大社会、 为国家创造财富 ,但企业的活动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企业已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 ,不能只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处于突出位置。只有作为经济社会基层组织的企业能负起社会责任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2

 第 1 期潘承烈  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特点为可能 ,同时这也决定着企业自身的兴衰成败。《孙子兵法》 中说: “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 《孙子兵法 · 谋攻篇》 ) 。要 “ 知彼” ,就需要眼睛向外看 ,跨越空间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要 “ 知己” ,则需要眼睛向内看 ,要了解和剖析我们自己所处时空的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对我们国情民情的深刻领会上。例如 ,改革开放后 ,我国饮料市场主要被国际两大饮料生产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占有。我国饮料业是否在自己市场上还能有一席之地 ? 我国的国情是主要国土面积与人口都在农村 ,民情是经过改革开放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在温饱之后 ,对饮料也产生需求 ,而国外饮料业抢占的市场主要在大中城市而不在农村。杭州娃哈哈集团推出的非常可乐以农村为基础 ,绕过与国际对手在城市的直接对抗 ,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迂回战术 ,终于形成三家可乐并存之势。这正是立足于我国国情民情取得制胜之道的一个生动事例。把这一经营思路扩展到全球 ,对我们如何跨进国际市场也有启发。

 例如我国的汽车制造业 ,要出口到发达国家 ,技术要求很高 ,一时还达不到像 “ 欧四”标准的企业 ,可以把注意力先放到不设定进口标准的地区。

 生产长城汽车的民营企业 ,1998 年首先出口到沙特阿拉伯 ,而后逐渐向海湾地区渗透。2000 年初 ,长城汽车开始进入北非 ,2003 年长城开拓中南美市场 ,并进入俄罗斯及东欧市场。在对发展中国家扩展市场的同时 ,也逐步摸清了汽车出口的门路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标准 ,终于在 2006年 9 月出口意大利获得成功 ,这标志着该企业符合欧洲标准汽车的问世 ,也展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跨越空间的战略思路的胜利。(二)跨越时间 ,今古同辉管理是人类社会源远流长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它既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也随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 ,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中国式管理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 ,更应自觉地传承、 发扬我们所独有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管理理念 ,为管理的现代化服务 ,充分反映我们管理的中国特色。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在管理上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管理面对的是人 ,中国历来极为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由来已久。《六韬 · 文韬》 中就说: “ 天下者 ,非一人之天下 ,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之后 ,孟子也说: “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 ( 《孟子 · 尽心上》 ) 。可见千百年来 ,以人为本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其作用 ,就要营造一种和睦相处的和谐氛围。儒家思想强调 “ 和为贵” ,民间也长期流传着 “ 家和万事兴”的俗语。现在市场竞争已进入既竞争又合作的 “ 竞合”时代 ,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企业要与它的竞争对手、 消费群体 ,与企业自己的职工 ,以及与社会各有关方面都达到互利共赢。我国传统所提倡的和衷共济、 内和外顺、 政通人和等理念 ,当今更有着现实意义。管理是组织社会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大财富的经济社会基层手段。

 “ 向管理要效益”是我们一贯的指导方针与政策 ,但如何去追求利润 ,这涉及利与义的关系。孔子说过: “ 富与贵 ,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 ( 《论语 · 里仁 》 )又说: “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 ( 《论语 · 述而》 )这些就把利与义的关系 ,把见利思义而取之有道 ,深刻地阐述清楚了。诚信是使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重要保证 ,也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信念。孔子说: “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 ( 《论语 · 为政》 ) 又说: “ 言必信 ,行必果。

 ” ( 《论语 · 子路》 )老子说: “ 轻诺必寡信。

 ” ( 《道德经 · 第六十三章》 ) 。孙武也说: “ 将者 ,智、 信、 仁、勇、 严也。

 ” ( 《孙子兵法 · 计篇》 ) 。可见我们向来把“ 信”作为领导者极为重要的素质。由此可见 ,我们现在倡导的治国理念与企业经营之道 ,如以人为本、 和谐、 利义观、 诚信等等 ,都在我们古老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中国式管理就是在新的时代把这些优秀传统取其精华 ,加以继承、 弘扬 ,为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增光添彩。1995 年1 月17 日日本大阪神户遭受了一次强烈地震 ,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神户是日本一个重要港口 ,是亚洲地区集装箱的一个重要中转基地 ,地震后已不再能起到中转作用。这一信息我国沿海各港都清楚 ,但唯独青岛港得悉此事后迅速与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等联系 ,把中远原委托神户中转的集装箱全部承担过来。这样不但解决了中远公司的3

 滨州学院学报第 24 卷燃眉之急 ,更提升了青岛港在我国沿海港口和在东亚海港中的位置。这正是我国纵横家始祖鬼谷子所说: “ 以天下之目视者 ,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 ,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 ,则无不知。

 ” ( 《鬼谷子 · 符言》 )两千多年前 ,这话只是一种概念 ,一种哲理 ,但对今天生活在全球化现实中的我们 ,却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青岛港正是用 “ 天下之目” 、“ 天下之心” ,把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加以收集、 提炼、 思考 ,从中发现商机 ,为我所用。《庄子 · 天下篇》 中提到 “ 内圣外王之道” ,意即内部完美成 “ 圣” ,才能对外称 “ 王” 。海尔集团领导借用这话推动他们的国际战略 ,不过做了改动 ,成为 “ 外王内圣” ,即以能创世界名牌这个 “ 外王”目标 ,来要求内部员工提高达到 “ 内圣”的素质。这是古为今用的又一生动实例。古老的中华民族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构建中国式管理 ,正需要跨越时间 ,从祖先的丰富哲理与古代管理思想中汲取营养 ,以开阔思想境界 ,提升管理的文...

篇七:新闻的三个特点

作品评析的特点

 一、聚焦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概念的提出

  新闻价值的构成

 如何分析和评价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

  如何分析和评价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

 接近性

  显著性

 趣味性

 重要性

  时效性

  特定的人

  地理空间

 事件

 生活领域

 影响范围

 冲击力

 积极

 消极

 地理上接近

  心理上贴近

  传播快速

  时宜性

 二、追溯新闻采访过程

  分析消息来源

  分析记者的提问

 分析现场感

  新闻作品评析的特点

 三、探讨新闻写作得失

  一准确

  二简洁

 三易读

  四、指向社会和文化批评

 一审视新闻价值观

 二揭示与社会趋势的关联

 三开展文化批评

  新闻作品评析方法

  一、新闻作品内容评析

 一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

 二主题分析

  三角度分析

  二、新闻作品形式分析

 一结构分析

 二表达方法分析

 三语言分析

 三、特定层面分析

 一同题比较

 二专业新闻报道

  三个人作品分析

  肯尼迪遇刺丧命

 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

  路透社达拉斯 1963 年 11 月 22 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 1 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肯尼迪的车队

  肯尼迪与杰奎琳乘坐着“林肯”轿车经过达拉斯街头。

 车队经过达拉斯市中心广场

  肯尼迪的车队驶到凶手隐藏的地方。

 遇刺前几秒时肯尼迪和杰奎琳在“林肯”轿车上。

  肯尼迪已经中枪他用手护住颈部康纳利开始向后看

 肯尼迪遇刺后杰奎琳帮助联邦特工希尔爬上肯尼迪座车

  受到致命枪击的肯尼迪总统被紧急送往帕克兰医院。

  一、新闻背景

 二、事件影响

 三、作品分析

 四、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1导语具有简括性:

  概述式导语(summary leads)

 2用事实说话:

  发挥事实效力,准确、真实

  3倒金字塔结构:

  简洁明快

 4新鲜性和时效性:

 吸引最多的受众

 一句话新闻

 “原首相东京站刺 ”

  “白宫今天宣布海湾战争开始”

  “巴格达上空出现高射炮火”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 月22日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役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渡江战役第一船(修缮一新)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一、历史背景

  二、作品分析

 三、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一简要传达事实信息

 二典范的新闻报道体式

 三第二段——用事实说话

 (相关链接)

 短新闻的写作要求

 1.篇幅短小

  2.善于运用新闻跳笔,用短段落、跳跃式结构

 3.语言简洁明快节奏紧凑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 1997 年 7 月 1 日电 记者 周婷 杨兴)在香港飘扬了 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 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 “不列颠尼亚” 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 30 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 25 任港督的庭院。

  4 时 30 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 时 40 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 5 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 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 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 6 时 15 分 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

  的皇家游轮 “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 “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 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

  7 时 45 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 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

 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 年 6 月 30 日的最后

 一分钟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 “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时 40 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 28 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 “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 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 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年 7 月 1 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一、历史背景

 二、新闻背景

 三、写作特点

 交接仪式现场 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至 7 月 1 日凌晨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6 月 30 日 16 时 15 分彭定康从卫兵手中接过将永远不再在此升起的英国国旗

 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

 《别了, “不列颠尼亚” 》

  写作特点

 一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度

 二叙事、说理不着痕迹地交融使该文本在叙事框架的边界内左右逢源。

 三 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和新闻现场气氛有机地结合使整篇报道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

 四实录性新闻特点突出

 1清晰的可视性。

  2具有生动的可听性。

 3清新而又富于动感。

  4具有鲜明的色彩感。

 五追求结构上的完美

  新华体基本特征

  ①结构上以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为主

 ②导语往往贯穿既叙事又说理、在叙事中说理、叙事即说理的新闻叙事理念

 ③主体部分有一个“支持性段落” 形成对导语的支持和导语与主体之间的有效过渡。

 1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

 2《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北京 1984 年 11 月 28 日电 记者 郭玲春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350 余名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为被报道的新闻人物。这些常年活跃于社会各阶层反映人民群众的成就、愿望和呼声的新闻群英荟萃北京参加建国35 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

 出席大会的代表被誉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新闻战线上有卓越成就的优秀分子” 。当同行向他们投以敬羡的目光时前来祝贺的中宣部副部长郁文对他们以及整个新闻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加强知识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争取成为“名家” 。思路锐敏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体味着这一番讲话的深意有的记录下讲话要点。一位与会者对记者说 “讲得深刻很有针对性。

 ”

  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委托副主席秦川向大会提交的报告中 向人们展示了近年来新闻战线的业绩报刊上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新闻界关于工作重点转移方针的宣传和各项成就的报道批判“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以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宣传鼓动工作。回顾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引人思考的议题

 在每 10 个中国人有 1 份报纸、各层次的广播电视网已初步建成、全国又面临着一场伟大历史变革的今天 新闻工作怎样与这奔腾向前的时代相适应他提出 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当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忠实记录者和热情传播者并且要善于运用新闻手段把党的政策变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行动。他希望已为全国 30 万名新闻工作者树立榜样的优秀新闻战士再作努力 在改革的浪潮中改革我们的新闻工作。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会的关注使与会者受到鼓舞。彭真向大会送来题词 “向人民忠实的喉舌、优秀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致贺。

 ”徐向前写道“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党的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聂荣臻嘱人代笔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乌兰夫、陆定一也题词对大会表示祝贺。宋任穷打来电话预贺大会的成功。

 记者在今天的大会上还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

 这一新闻工作者的集会与加速中的社会节奏正相吻合。

 首都各新闻单位负责人冯健、 钱抵千、 徐才、徐惟诚、刘爱芝的讲话和广播电视部副部长谢文清的书面发言都言简意赅。有 7个发言的整个开幕式总共进行了 1 个小时。

 中国记协副主席王揖主持了今天的大会。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开幕》

 《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表彰大会在京开幕》

  特点

 一打破常规让会议新闻鲜活起来

 1. 导语精准地把握新闻价值

  2. 主体部分围绕新闻价值取 舍材料

  3. 内容顺序机动灵活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怎么理解

 二选取最佳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最佳新闻角度

  ①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②能体现事物的本质③有生动活泼的内容④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三用概括事实表述亲历感受

 西方记者选择标准

 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

  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

 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

 读者最关心的角度

 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

 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一、特点

 二、遗憾

 三、会议新闻写作要求

 四、西方会议新闻写作

 会议新闻写作要求

 1.强化新闻意识突出会议中的新闻。

 2.强化受众意识满足受众需求。

 3.强化竞争意识不拘一格写会议新闻。

 西方会议新闻写作要求

 1.事前准备查找跟会议演讲者或会议议题相关的剪报及其他相关信息源。

 2.注意听哪些问题是演讲者没有提到的。然后提出读者或观众关心的问题并力求得到答案。

 3.问自己最有意思的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在演讲者事先准备的讲稿里还是在答观众问的过程中。用这个信息做导语。

 4.尽可能多记一些直接引语。个别人的话要全部记下来。

  “天体大十字”预言宣告破产 南振中 姜岩

  没有发生特殊的天文现象更没有发生地球毁灭这样的大劫难。世界各地的人们像往常那样度过了平静的一天 “天体大十字”这一“末世论”预言宣告破产。

  到 1999 年地球将出现大劫难。

 到了本世纪 70 年代日本人五岛勉对这本书进行了解释 说在 1999 年 8 月 18 日太阳、 月亮和九大行星将组成一个十字架的形状并称这种“恐怖大十字”将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法国里昂天文台专家鲁特利对本社记者说他不知道有 8 月 18 日“天体大十字”一说。在与里昂天文台的其他专家共同核对过行星位置排列后他说 8 月 18 日太阳系行星位置排列不但没有组成所谓的“大十字” 而且根本没有出现任何特殊的排列。

  当地新闻界和老百姓根本没有把五岛勉的预言当回事儿。

 日本国立天文台宣传部 新华社北京 1999 年 8 月 18 日电 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证实8 月 18 日 400 多年前法国的诺查丹玛斯写了一本名叫《大预言》的书其中提 五岛勉的家乡日本 18 日是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 没有重大的天灾人祸。

 部长渡边润一副教授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 “18 日这一天九大行星的排列并没有构成十字架的形状。即使九大行星排列成十字架形也不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地球的引力...

篇八:新闻的三个特点

一、实践派范式 (侧重西方) 1.美国纽约原《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狗咬人:咬名人是新闻。 人咬狗,强调反常、刺激、报忧不报喜。 积极影响:强调变动、做与众不同的新闻。 消极影响:追求耸人听闻的新闻、造假新闻、低俗新闻等。

  2.《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新闻建立在三个W之上, 即金钱(wampum) 坏事(wrongdoing ) 女人(woman )。 强调只有坏消息才是新闻,在当前的运作中注重名人。911 恐怖袭击

  便士报: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 :

 特点 强调报纸是“独立舆论”,不追随任何主张。 强调面向普通人,以市民为读者对象。 追求趣味性 价格低廉 文体简洁,以报道新闻为主。

  概念:是指那些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他们根据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对新闻传播的直接体验,对新闻做出的理解和界定。 特点:形象生动,耐人寻味,一些看似简单的说法,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内涵;贴近新闻传播实际,虽然难免极端,但往往一针见血,它直接反映了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使人们更能理解新闻的实际样式;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因而变动性比较大。

  二、学院派范式(侧重我国) 1.我国新闻学术史上第一个新闻定义: 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新闻为事实 新闻为最近事实 新闻为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 新闻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 突出特点: 强调事实 注重受传者

  2.我国最有名的新闻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该概念是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的。 新近 -----时效性 发生 -----真实性 事实 -----客观性 报道 -----传播性

  3. 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 信息 。宁 )

 ( 宁树藩 ) 狭义的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

  第一,媒介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 第三,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 这一切,使新闻媒介的面目焕然一新。

  新闻概念尚处在争议中,但基本形成了几种类型。包括:新闻概念尚处在争议中,但基本形成了几种类型。包括: 第一,事实型 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新闻即刚发生、刚发现的事物。(法国 贝尔纳·瓦耶纳) 第二,报道型 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美国 约斯特) 第三,信息型 新闻就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黄旦)

 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2.新鲜性(1)内容的新鲜:与众不同;新近发生;新近发现等。(2)

 传播方式的新鲜。(3)角度的新鲜等。

 3.时效性新闻报道迅速、及时、准确叫做新闻时效。事件发生于新闻报道的时间差越小,时效越高。提高新闻时效的意义:(1)及时报道,新闻才不会成为旧闻;以最快速度报道事实,能使受众获得最(2)新鲜的事实,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新闻只有高时效,才有最大价值;可以(3)提高媒体的吸引力,提高新闻竞争力。

  第一,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要树立抢新闻的观念。记者要赶在第一时间采访写作,编辑要赶在第一时间编排发稿。 第二,新闻传播媒介的技术含量。传播媒介技术含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远距离信息传输的速度。现场直播、滚动报道等。

 有些新闻需要注意时宜性。特别是涉及到宣传时机 。时宜性-----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时机发表,才能够收到最大的宣传效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有些新闻要选择适当时机发表,才能够收到最大的宣传效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各位

篇九:新闻的三个特点

︼广告·书评新闻,需要具备五个重要的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结果。一篇高质量的英语新闻必须简单明了地将这五大要求展现出来。英语新闻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以及结尾5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具备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都将直接影响到英语新闻的质量与价值。可以看出,英语新闻的写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必须要综合考虑到不同因素所呈现的效果。John H.Noonan、Gene Mustain所著的《英语新闻写作》一书解决了当前困扰国内英语新闻、英语教育行业的多年的问题。该著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英语新闻写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包括英语新闻的文化与历史、新闻报道与写作指南、新闻写作基础、其他新闻写作的重要方面;第二部分为不同类型的新闻写作,内容包括写读者喜爱的故事、特写报道、财经新闻、体育新闻以及电视电台网络新闻。第三部分为英语新闻写作的资源,并且阐述了英文表达的一些通则。其中包括网络与资源以及风格的要素。该著作涵盖了大量的案例,案例都是作者自己的作品,作品的分析也十分深刻到位,对英语新闻写作的发展有着较高的价值。该书正文为纯英文,只有中文简介,这是因为作者相信要写出高质量的地道英语新闻就必须要学会用英语思考。新闻报道是一种对事实的陈述与再现,成功、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不单单要满足新闻的标准格式,同时还要真实、准确地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清晰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完全准确无误地使用精炼的语言,思路明确地表达出来。新闻要及时、公平、客观,而英语新闻报道则也需要遵循相关条件,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地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新闻的写作特点与英语新闻的写作质量以及真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在对《英语新闻写作》进行通读后,对英语新闻写作的特点与技巧有了一定的见解与看法。英语新闻的写作特点:第一,时代性。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新型词汇出现,这些词汇在英语新闻的写作中也得到了普及应用。例如,网络文化(cyberculture)、视频电话(videophone)等开始出现并应用,这使得英语新闻写作拥有了明显的时代性,更加容易被时代、被读者所接受;第二,概括性。英语新闻需要将内容复杂的新闻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高度概括需要阐述的新闻事实,需要具备扎实英文功底的编辑才能做到;第三,专业性。英语新闻专业术语是英语新闻中的重要语言,例如,advance (预发消息)、all -day paper (全天报纸)等等,在英语新闻中运用高级词汇与专业术语不仅可以有效凸显英语新闻的专业性,同时还可以使得英语新闻报道更加真实、更加准确。英语新闻的写作技巧需要从标题、导语、正文以及词汇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标题:英语新闻的标题是十分关键的,需要用有限的字数来高度概括新闻的内容。因此,在措辞方面需要十分注意,尽量选择生动新颖、准确表达的词汇。例如,可以使用短语作为标题来突出主题,如 Hillary Today、Teaching more than grades等;还可以使用简短词来进行概括,如 World eyes mid-East peacetalks等等。第二,导语。在英语新闻中导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其能够做到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需要涵盖五个“W”,即为 Who、What、When、Where、Why和一个“ H”: How。第三,正文。通常来说英语新闻都是针对某一件事情进行描述,最终目的是让读者进行阅读。因此,在撰写正文的时候可以采用“倒金字塔”法,将重要的事情或事件的高潮安排在前面的段落,次要事实与非重要细节安排在后面的段落中。在实际英语新闻写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一技巧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第四,词汇特点。英语新闻所使用的词汇能够起到吸引注意,让读者感兴趣的作用。英语新闻中的专门用词与其他一般性文章有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英语新闻中包括大量的专有名词与数字词汇,例如Washington即为美国政府,Peking(Beijing)即为中国政府;(2)缩略词英语广泛。例如,APEC=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TPPA=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3)持续出现各种词汇。旧词的含义往往衍生出了新的词汇,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例如,gay原指“快乐的”,现却用来代指同性恋。综上所述,英语新闻的写作是一项要求较高的工作,其拥有时代性、概括性与专业性等特征,因此在英语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英语新闻专业术语和高级词汇,运用高度概括新闻的能力来开展英语新闻写作。(祝元娜:武昌工学院讲师)英语新闻写作的特点与技巧研究— — 评《英语新闻写作》作 者:John H.Noonan,Gene Mustain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篇十:新闻的三个特点

发扬酌三个特点口方仁工编辑乐 芙 l 贤 人物x in d u x ie 2 11@ 16 3. c o m赵 旭一同学的三 篇作品是从 普通中显 示 特殊 。

 中学生 从 小 开 始 谁没有读过 几 本课 外的书? 让 大家写来 ,可 以写读书收 获 , 写书中生动 的故事 。

 读书 , 可说 是普通得不 要 再普通 了 。

 但 赵 旭, 有着三个鲜 明的特点。一一不 同凡响静 , 但 这 寂 寞的后边 , 是纷 繁 的世界 , 是 热闹的人事;唯 其寂 寞 , 方有不寂寞的收 获 。

 作品既 写出了自己 从 小到 大纵 向的发展, 写“读书是件寂寞的事”, 这 就从 普通中显 示 了特殊 。

 为何“寂寞”? 青灯黄卷 , 夜 深人, 又 从 不 同品种 图书横 向的勾勒 , 向我们展 示 了书的魅力。二是从 浅显 中显 示 深 刻 。

 迷路, 这 是人 人都有的经 历。

 作品 从 母 亲的迷 路 , 写到 了人点入手 , 如抽 丝剥茧, 如层 层 剥笋 , 最后 突出了成长 , 并在成长中不断迷 路这生有许多种“迷路’ ’。从一‘哉 在迷路 中不 断”一规律, 给人 以深 刻启迪。三 是 在矛盾中显 示 和 谐。

 年轻人 往 往 有 自己的秘 密喜欢 闯入你的天 地 之中, 唠唠叨 叨歌沟的言论种委婉 的匡正“小 天 地”, 而年 长者如双 亲又 总辈对子女 的爱。起 了 。

 这 对于那些过 分夸大, 说 东道 西 , 其实 , 那是父母对和谐地 统一“左耳听, 右 耳 听你”, 作者将 看似 矛盾的一一在一“代”, 不 啻是一。三 篇作文, 并没有什么惊天 动地 的情节, 也 没有什么华丽 、 奢侈的形容词语。

 而 当今 中儿童文学作家 )

【新闻的三个特点10篇】相关文章:

1.最新设计方案做好了约客户(优质10篇)

2.最新捐衣服二年级感悟(优质12篇)【完整版】

3.最新大学生求职简历自荐信(优秀1合集)

4.2023年度装修总承包合同书(8篇)

5.2023年度最新财务科人员个人总结(优质13篇)(精选文档)